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 张均斌)随着高温天气持续,“夜经济”也正在“升温”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7月以来,“夜游”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上月均增长100%左右,且每逢周末就会迎来搜索小高峰,搜索热度Top10的城市分别是广州、杭州、武汉、上海、南京、北京、苏州、宜昌、成都、长沙一直牛配资,“珠江夜游”“钱塘江夜游”“长江夜游”“黄浦江夜游”等活动均为搜索热词。
数据显示,“夜游族”的年龄分布较为均衡,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爱“夜游”,搜索人群中,30岁以下用户占比最高,达到27.1%。如今,旅游休闲活动已从白昼延伸至夜晚,18时至22时成为高活跃度的夜间经济“黄金4小时”。
一直牛配资
除了乘坐游船、漫步江边,一些小众活动也备受游客们的欢迎。数据显示,7月以来,关键词“博物馆夜游”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增长近200%。以上海博物馆“金字塔之巅:古埃及文明大展”为例,自7月开始,该展览每天加开夜场至晚上9时。在闭展前的最后一周,更将开启“不眠夜”模式,邀请观众一同参与“7×24小时不闭馆”的埃及展观展体验。在河南,洛阳古墓博物馆也专门在夜晚推出活动,通过夜游演绎十座古墓的背景故事,邀请游客开启一场“古墓探秘”之旅。
此外,不少景区也加开夜场,通过灯光、音乐、歌舞、烟花、无人机等吸引游客,形成了新的夜间旅游市场。数据显示,7月以来,关键词“景区夜游”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增长近230%。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经济专项调研显示,超过1/3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暑期开展夜游活动。全国5A级旅游景区的夜间开放率从2020年的23%增加到现在的63%,并新入驻了一批灯光造景、演艺游船、民宿集市等夜游核心吸引物。近四成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研发推出了节事演出、室内休闲、户外娱乐等夜游产品。演艺类型从实景演出、歌舞表演发展到沉浸式、环境式、交互式演艺等。演艺与餐饮、交通、住宿等业态的边界逐渐被打破,交演融合、宴演融合的演艺创新产品开始出现。
近期,多地政府相继推出支持夜间经济的政策措施。夜间旅游不仅能够延长商家的经营时段,还能增强游客的停留意愿,成为夜间消费的重要引流渠道。在暑期消费旺季,日益完善的夜经济模式预计将显著提升旅游市场活力,为景区、博物馆等文旅场所创造新的增长空间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一直牛配资
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